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宁核情怀

读《心安即是归处》有感

字体[大] [中] [小]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04日

      最近读了季羡林老师的《心安即是归处》:书中一开始就探讨关于人生的意义。以“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引出思考,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看了季老师的文字也能让我更加清楚这一点。
      因为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愿你历经沧桑,永葆天真模样。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这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整合而成的,从谈人生的意义到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等。季老师的文字真的很有趣,一只猫,一场雨,在老师的笔下都妙趣横生。“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也许妙就妙在说不清楚。一说清楚,即落言筌。一落言筌,则情趣尽失。季老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赢得身前身后名”,死后之事不管也可。

      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吟唱《指南录》,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为国牺牲的民族大义名垂青史,至今还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书中包含着如此的是非善恶:所以读书是一件“好事”吗?但是,凡事都需寻根问底、追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浅尝辄止,等闲视之。

      但是,作为一个已经读完此书的过来人,我想为这本书正一下名。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没有通篇人生大道理的输出,也没有动辄传播人生智慧,有的只是一个耋耄老人在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穿越过世间的人情冷暖、历经生命的跌宕起伏后,用质朴、温暖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也许有人会问,“那什么又是心安呢,如何才能做到心安呢”?在我看来,《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是从六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一层:“人生有价值”。



       在“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一章节中,季老写到:“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但是,“(人类社会发展)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把这段话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在我看来,这种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在人生路上做出的每个选择负责、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负责;这种责任感,还包括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小到对一个家庭、一个职位、一项工作负责,大到对一个社会、国家甚至是世界人民发展负责。我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我们才会在不断的磨练中有能力、有魄力肩负起历代“中国的脊梁”传递下来的使命和任务,跑好我们这代人的“路”、扣好我们这代人的“环”,才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找到心安之所。



第二层:“读书增底气”。



       在“有福读书,可慰平生”这一章节中,季老写到“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个“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季老的回答是“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要生存下去,文化就必须传承下去,因而书也就必须读下去。”上面说到的是读书对人类整体的“好”,那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呢?我想,读书作为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它在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一扇窗的同时,更是为我们保留了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机会。“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们现在正处在青年时期,经历的事情还不多,但是季老的文字让我知道,书籍是抵抗岁月漫长的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常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的精神成长史,读书能积累知识、知识会凝结智慧,而智慧最终能穿透岁月,成为我们直面人生风雨最坚硬的铠甲、笑谈人生最硬的底气。那么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来增厚、夯实我们的底气呢?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第三层:“处世留缺憾”。



       在“纵浪大化,不忧不惧”这一章节中,季老写到“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曾经看到过一个绘本,名字叫做《失落的一角》,说的是一个圆,因为缺了一角而不快乐,它决定要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在寻找那缺失的一角的过程中,它得到了意外的乐趣,最终它找回了那失落的一角,但却因此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所有的快乐。这个圆经过一番考虑,它决定放弃已经找回的那一角。这个故事蕴含着的人生哲理同“不完美才是人生”一样:人生中没有完满的东西,缺憾就是完美的另一种形式。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以“不完美才是常态”的态度和角度看人、看己、看人生,对人可以互相谅解;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可以笑看人生起落,好处显而易见。

“留缺憾”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季老借用了一句中国的古话:“尽人事听天命”。接受“不完美”结果的前提是,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换来的只会是对结果不尽人意的遗憾,亦或是因失意陷入无休止的抱怨。唯有此,我们才能追随自我,“灵魂独立,不畏孤寂。”





第四层:“行走有胆魄”。



      在“行于天地,再遇自己”这一章节中,季老分享了他的一些旅途轶事。其中,《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季老详细记录了自己在望九之年初尝试“生吃活鱼”(可能就是现在的生鱼片)这道菜的“心”路历程。他先用生动的感官描写“心直跳,眼直瞪,手直颤,唇直抖”表现震惊,只需用筷子一拨,再一夹,一片生嫩——用广东话来说,应该是生猛的鱼片就能纳入口中了。

自感程度不够,追加用“我心情迷离,神志恍惚,怵然、悚然、怆然、怂然、悻然、惘然”六个然表现当时的手足无措,最后甚至陷入梦幻脑补了一出与一条仅剩下头和尾巴的鱼之间的“对话”大戏。但是在这样一番遐想过后,季老很快接受了这个新奇食物,心情愉悦,最后有点怡然自得,“不知何处是家乡”了。我想应该就是来自于他敢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勇于不断突破自己的丰富人生阅历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安全区、舒适区内,愿意冒着失去风险尝试,大胆走出去,不问结果。我相信,我们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已沉淀在我们的气质和言谈中,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五层:“处世有态度”。

      在“当下即是生活”这一章节中,季老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细腻的笔触。面对这一个从南极来的植物奇迹,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首先是它那六千年的寿命。在天文学上,在考古学上,在人类生活中,六千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但是,在人类有了文化以后的历史上,在国家出现的历史上,它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中国满打满算也不过说有五千年的历史,千头万绪的史实,五彩缤纷,错综复杂,头绪无数,气象万千。

      连那一位玄之又玄的老祖宗黄帝,据一般词典的记载,也不过说他约生在公元前26世纪,距今还不满五千年。连世界上国家产生比较早的国家,比如埃及和印度,除了神话传说以外,也达不到六千年。我想,我们可以说,在这一株“植物”开始长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国家。说是“宇宙洪荒”,也许是太过了一点儿。季老在生活中少不了对于自然生命的关注,花花草草、莺莺燕燕,这些个寻常的生命在他的眼中和笔下,都有着不太寻常的意义和美好:在季老的笔下,下雨天是“上面铁皮上雨点和檐溜敲打得叮叮当当,宛如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声,‘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声清越,缓急有节,敲打不停,似有间歇。其声不像贝多芬的音乐,不像肖邦的音乐,不像莫扎特的音乐,不像任何大音乐家的音乐;然而谛听起来,却真又像贝多芬,像肖邦,像莫扎特。我听而乐之,心旷神怡,心灵中特别幽静,文思如泉水涌起,深深地享受着写作的情趣。”亦或是“悠然抬头:看到窗外,浓绿一片,雨丝像玉帘一般,在这一片浓绿中画上了线。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摇曳丝丝烟,几疑置身非人间。”同样是下雨天,为何感受差距如此之大?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对生活之美的忽视吧。季老习惯用散文记录下生活点滴的美好,在他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而我们却在浮华的世界里渐渐失去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生活美好的能力,常常是透过情绪化的滤镜看世界,忽视了努力把握今天,活在当下,才是我们面对一切该有的态度!



第六层:“生死皆洒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走者,离开这个世界之谓也。”最后三个章节的文章几乎都是季老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创作的,这些内容不可避免的围绕“生死”这一主题。最近十几年来我常常看到某一个老教授的门口开来救护车。在季老心中,我想到的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对于死亡,季老持“既然非走不行,哭又有什么意义呢?反不如笑着走更使自己洒脱、满意、愉快”的态度。我对自己这种表现感到十分满意,我自认已经参透了生死奥秘,渡过了生死大关。如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恨赋》最后两句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就是说死是不可避免的。对待不可避免的事情,最聪明的办法是,以不可避视之,然后随遇而安,使不可避免的危害性降至最低点。正如他自己在文中写到的:“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这里季老是从一个望九之年的过来人身份告诉我们,生与死是人生最平常的事情,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既不会因为对生活的不舍给一点优待,也不会因为对生活的蹉跎而有所区别。与其每日活在对死亡何时到来的未知恐惧中,不如学会坦然接受最终的结果,“从现在起仔仔细细过日子”,朝前看,不管是怎样的荆棘与坦途,都大步地向前走下去。

       纵观《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我更愿意将它定义为是在紧张忙碌人生旅途里的一次安静修行,这场修行让我停下匆匆的脚步,用心去细细体会感受“人间皆是风景、心安便是归处”。如果你也想给自己的心灵来一场修行,不妨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和着那一缕温暖的阳光、一阵轻柔的微风,体会岁月静好、烟火如常。珍惜拥有,淡然失去,面对现实,不悲不怨,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心安便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