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喜讯】公司徐海涛劳模工作室荣获“福建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称号

字体[大] [中] [小]
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4日

3月19日,福建省总工会正式发布《关于确认福建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通知》,公司徐海涛劳模工作室荣登榜单,喜获“福建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称号。

荣誉加冕,省级认证彰显创新实力

徐海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由"四重劳模"——福建省劳模、集团劳模、宁德市劳模、公司劳模徐海涛领衔作为创新引擎,于2018年9月在部门原有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组建,以公司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职工为主要成员,创建的创新型工作团队。工作室以职工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以“传帮带”“师带徒”运行机制开展工作,培养出一系列各专业知识技能融合型优秀人才。工作室项目曾获得福建省总工会2018年重点项目C类,2019年获得福建省工会重大项目二等奖。在公司党委及公司工会的领导与支持下,工作室创立当年就有30余项创新项目申报,最终评出10项优秀创新项目,6项获得福建省“五小”创新奖项。之后,工作室平稳有序发展,劳模工作室发展屡创佳绩:2021年“降低GRE高压阀油动机密封套漏油量”课题获全国QC“专业级”奖、福建省质量一等奖、中央企业二等奖;2022年完成科创项目89项,获福建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2023年完成科创项目102项,获得两项国际QC金奖;2024年完成3D维修数字化智慧屏、智能数字化备件验收装置等,获得核电运维检修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创新成果银奖、广东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创新育才,构建人才成长生态圈

徐海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持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室文化,积极发挥党工团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出以思促干、以干激思、踔厉奋发、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为了全面贯彻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强化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和应用转化,徐海涛劳模工作室以破解难题为核心,以驱动创新发展为使命,大力传承和践行工匠精神,发挥优秀专业人才在技术、业务等领域的优势,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并取得突破,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传授、高师带徒等活动,在提升公司人才储备的质量、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点燃成员创新创造热情、推动公司向创新道路转型等方面做出了良好示范。

硕果盈枝,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迄今为止,徐海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持续组织职工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立以来,累计动员职工500余名,完成各类科创项目452项,引领职工获得各级科技奖46项、优秀论文奖33项、福建省“五小”创新12项、QC课题奖19项、科研项目27项、新工具新工艺116项、发明专利33项等。累计共培养省级劳模1名,地市级劳模1名,企业劳模8名,高级工25名,宁德市重点产业技能大师1名,宁德市技术能手5名,宁德市岗位能手18名,有力提升了公司的技能培训水平,推动形成“建功新时代、比学赶帮超”的新风尚。

政企共育,打造创新示范新高地

徐海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促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成长成才,同时,这些能工巧匠也在助力着工作室的发展,形成工作室与成员“互哺”的良性循环。对此,福建省及宁德市等各级工会组织对徐海涛劳模工作室展现出了高度重视,先后对工作室进行了走访调研,高度肯定公司劳模工作室在整合企业技术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参加省“五小”创新大赛等方面的做法和成绩,并对劳模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2024年公司工会组织“徐海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挖掘企业创新需求,帮助公司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站在新起点,徐海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将持续发挥"创新引擎、人才高地、示范标杆"三大功能,聚焦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带动广大职工,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将人才个体优势转化为劳动者群体优势,攻坚克难,努力提升技能,积极创新增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